4月3日,《遼寧日報》在頭版顯要位置報道了沈鼓集團通過”數字化管理創新”使企業管理效率、生產效率顯著提高——
3月31日晚9時多,在家休息的王敏通過手機接到報警信息:用戶的一臺壓縮機出現震動異常。她依據千里之外傳回的實時數據診斷設備故障,半小時后便找到了故障發生的原因,并制定故障排除方案,遠程遙控用戶進行故障排除。
作為沈鼓集團測控公司工程師,王敏和同事的日常工作就是遠程”監視”用戶使用的沈鼓壓縮機設備。得益于公司先進的數字化系統,他們通過一部手機即可完成設備運行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等具體工作。
較早進行企業信息化應用實踐,為近年來沈鼓集團上下形成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共識奠定了基礎。
在沈鼓集團透平公司的轉子車間,一臺臺工位機就像一個個”資源庫”,承載著各類生產數據,涉及加工任務、圖紙、工藝文件、數控加工程序等。操作工人打開工位機,即可獲取當天的加工任務和所需的各類數據文件。同時,設備也實時向各級管理者傳輸生產動態信息。
”過去,我們干活是跟著師傅學,現在一臺PAD就把該干什么活、怎么干’講’得明明白白?!痹谝慌_數控銑床前,50歲的銑工黃濤已經適應了這種新的工作方式。
這是沈鼓集團第一個數字化生產車間,在運行半年多后,為沈鼓集團帶來了驚喜:車間里人、機、料實現網絡化接入,工作流程執行更有效率,生產過程和設備執行效率也更加透明。同時,降本增效的作用開始顯現,透平公司數字車間全覆蓋后,每年僅投放車間的圖紙和打印文件就會減少200多萬張,加工環節和設計環節圖紙校核的時間成本也會大幅降低。
”產品結構復雜,生產工藝流程復雜。復雜的產品特性決定了沈鼓集團生產經營管理的復雜性。大型裝備制造業的信息化和數字化建設是行業內最難啃的硬骨頭,今天的數字化成果來之不易?!鄙蚬募瘓F信息數據中心副主任王宗玉說。
數字化轉型為沈鼓集團打開了新場景,今年,沈鼓集團計劃對透平公司其他6個車間全部進行數字化改造,明年要擴展至集團所有生產型子公司。
實踐者說
以新一代數字化技術支撐的智能制造,將為生產型企業強”基”添”花”。而如何利用好數字化技術為生產賦能,是當前許多裝備制造企業共同面臨的課題。
在王宗玉看來,數字化轉型空間巨大,沈鼓集團”十四五”期間將致力于做好供應鏈上下游互聯互通,把供應商及其生產過程、客戶和壓縮機設備都接入網絡,讓供應鏈運行更有效率,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通過持續推動企業內部人、機、料的廣泛網絡化接入和大數據采集應用,有助于提高我們的物流效率、機器效率。同時,探索和提升數據驅動能力,為我們實現精準管理、科學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蓖踝谟裾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