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在系列報道中,刊登了《綠色低碳“砝碼”: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文章,分別從三個方面介紹了沈鼓集團致力于大型高耗能核心裝備的節能降碳技術研發和應用,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了較大貢獻。——
[CFIE]綠色低碳“砝碼”: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業碳達峰”企業系列報道四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決策部署,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國工經聯”)圍繞我國重點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實現路徑開展深入調研,研究成果獲得有關領導同志的關注與批示。2022年,中國工經聯將在此基礎上,從遴選示范、調查研究和宣傳培育等維度繼續做好中國工業碳達峰工作,宣傳并推廣企業成果與案例,助力工業領域更好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系列工作,推動工業高質量綠色發展。
現將調研過程中了解到的企業成果和案例進行系列報道,為廣大行業企業做好工業碳達峰工作提供借鑒。
中國工經聯主席團單位——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鼓集團”)是中國重大技術裝備行業的支柱型、戰略型領軍企業,擔負著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項目提供國產裝備的任務,被幾代黨和領導人譽為“大國重器”“砝碼”。十四五期間,沈鼓集團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重點在核電、氫能、儲能等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領域謀發展,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致力于大型高耗能核心裝備的節能降碳技術研發和應用,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了較大貢獻。
一、以重大關鍵裝備國產化為使命,助力能源結構調整
為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部署,沈鼓集團致力于實現“雙碳”領域重大關鍵裝備國產化,依托開發的高效離心葉輪與高效水力模型,以及進、排氣室的優化設計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完成了多項新產品研發,可應用于大型空分裝置、大型天然氣凈化裝置及大型精細化工裝置,系統能效可提升10%以上。
在清潔能源生產和運輸領域,沈鼓集團實現了天然氣管線壓縮機組國產化;開發了30MPa等級高壓儲氣庫用離心壓縮機、海上平臺用年產200-300萬噸FLNG裝置用冷劑離心壓縮機、年產800萬噸超大型LNG裝置配套BOG、混合冷劑壓縮機和原料氣離心壓縮機。
圖1. 某儲氣庫壓縮機
在儲能領域,沈鼓集團開發完成國內非補燃式壓縮機空氣儲能裝置研制60MW儲能壓縮機,可將電能轉換效率提升至60%以上,全程無燃燒、無排放。據測算,該壓縮空氣儲能項目投運后,全年可節約標準煤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8萬噸。此外,沈鼓集團還與多個大型能源集團聯合開發了基于熱力學循環的新型儲能技術。
二、以綠色制造創新模式為引領,聚焦綠色低碳產品創新
十四五期間,沈鼓集團打造的綠色制造創新模式,實現了一體化壓縮機綠色設計平臺構建、設備綠色化升級改造、關鍵工藝技術創新與優化、一體化壓縮機綠色產品評價標準制定,可成功達到“兩升一降”的目標,即制造技術綠色化率提升35%,制造過程綠色化率提升31%,資源環境影響度下降37%。
沈鼓集團致力于開展氫能全產業鏈相關產品的開發,如上游綠電制氫,化石能源制氫+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領域配套壓縮機,中游儲運氫中大型氫液化裝置用氫壓機,氫管線壓縮機,撬裝往復式氫氣充裝壓縮機,下游氫利用中燃料電池用空壓機等。沈鼓集團具備為藍氫生產中CCUS裝置配套壓縮機的設計制造能力,成功為我國百萬噸級CCUS項目提供了離心壓縮機組及配套汽輪機組,該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利用二氧化碳100萬噸。
圖2. 百萬噸級CCUS項目
在氫能源下游應用方面,沈鼓集團中標國內套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更大的制綠色甲醇工業化生產裝置項目。該項目每年可直接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間接減排55萬噸,相當于種植55萬畝森林,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圖3. 某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項目
三、以制度建設為保證,打造行業領先的綠色工廠
沈鼓集團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經營管理的始終,著力推進集團綠色管理體系建設,實施綠色低碳運營,為創造可持續的綠色生態砥礪奮進。
沈鼓集團于2001年即通過了ISO14001體系認證,建立了能源管理體系,出臺了節能減排降耗、能源消耗管理、能源現場管理、能源計量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取得良好效果。2017年成功創建首批“綠色工廠”。沈鼓集團的萬元產值能耗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在企業內部,沈鼓集團積極建設污水處理、中水回用、蒸汽換熱熱量回收、空氣能節能改造、試車電機改造等多項工廠運營綠色節能項目,僅以上節能項目就可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