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赴中化泉州石化采訪時了解到,近年來,中化泉州石化1200萬噸/年煉油項目過程中,中化集團堅持”能用國產裝備絕不進口”原則,走出了一條重點依托國產高端裝備、立足自主創新打造中國領先、世界一流煉廠的發展之路,在實現企業自身轉型升級過程中,有力地推動了我國高端能源裝備”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國產化進程。
中化泉州石化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煉廠 胡美東 攝
截止目前,中化泉州石化高端裝備國產化率超過90%。據介紹,中化泉州石化1200萬噸/年煉油項目是國家”十二五”期間建成投產的重點項目,在建設之初就確立了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煉廠的目標。由于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建設,中化泉州石化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水平。
據中化泉州石化張強總經理介紹,渣油加氫4M150新氫壓縮機是中化泉州石化的關鍵裝備。該設備額定流量達到83000Nm3/h, 機組單列的綜合活塞力超過1000KN,必須采用150系列往復壓縮機,國內尚無滿足要求的產品,國外也僅有美國德萊賽蘭、GE、托馬森公司能夠生產。
泉州石化國內首臺4M150系列往復式壓塑機介紹 胡美東 攝
考慮到重大項目都不給國產裝備機會,中國制造又如何強大起來?中化泉州石化經過反復調研,與國內石化裝備龍頭企業——沈鼓集團聯合攻關,立項生產國內首臺4M150新氫壓縮機。4M150新氫壓縮機項目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的專家鑒定中被一致認為:填補了國內空白,各項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進口設備,該國產設備節約投資上千萬元(單臺)。目前,該設備運行良好。
此外,在中化泉州石化,類似的國產化案例還有很多。例如,為渣油加氫裝置壓縮機配套的大型增安型同步電機,用于焦化除焦的高壓水泵,蠟油加氫裂化裝置中的高壓螺紋鎖緊環換熱器等過去依賴進口的高端裝備,均在中化泉州石化建設和生產過程中,通過聯合開發,實現了高端裝備國產化突破。
中化泉州石化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煉廠
張強說,過去,跨國公司壟斷高端石化裝備市場,產品價格奇高、交貨期長,國內煉化企業有苦難言。隨著我國高端裝備研發制造的進步,國內企業技術上不斷取得重大突破,但由于缺乏有說服力的應用案例,在市場上處于”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對此,中化集團發揮央企國家隊作用,在與裝備制造企業聯合攻關中提升了自身的工藝水平,有力地推動了高端裝備國產化的進程,支援了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并終將獲得裝備國產化的反哺。
中化泉州石化中心控制室
中化泉州石化生產汽油、柴油、煤油和聚丙烯等20余種石化產品,其中汽柴油全部達到歐V標準,并可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柴汽比。2015年,中化泉州石化加工原油997萬噸,裝置運行平穩,順利度過了試運行期。2015年9月22日獲得成品油來料加工出口資質,并在當年實現成品油出口,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抓住國家供給側改革、去產能、鼓勵成品油出口的機遇,利用泉州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的優勢,不斷擴大產品出口規模,1-9月份共出口成品油200多萬噸,出口國家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泰國、荷蘭等,其中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占比在70%以上。(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