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載成功與收獲的2022
已經揮手向我們告別
這一年 很多人 很多事
值得我們細細回味
今天
就讓我們共同回顧
2022
沈鼓集團十件大事
01
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率顯著提升
主要經濟指標再攀歷史高峰
沈鼓集團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企業發展,全體干部員工迎難而上,砥礪前行,主要經濟指標創歷史新高,企業經營質量持續提升。
02
全面完成沈鼓集團混改
三年國企改革行動高質量收官
1月5日,沈鼓集團與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簽訂戰略合作協議。5月7日,集團召開第三屆一次董事會選舉戴繼雙為集團董事長。沈鼓集團混改后新的治理模式全面運行,集團公司全體高管由董事會選聘產生,所有市管干部全部轉變為職業經理人。隨著集團混改的全面完成,也標志著沈鼓集團三年國企改革行動高質量收官。
03
隆重慶祝沈鼓集團成立70周年
企業社會影響力大幅提升
成功舉辦沈鼓集團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和70周年重大裝備成果發布會,發布沈鼓15項世界級重大裝備新品,對增強我國核心裝備自主可控,助力能源化工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04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全年完成科研項目146項,榮獲市級以上科技獎勵42項。世界最大的2948工程主壓縮機完成研制并順利發運,亞洲最大2.4米連續式跨聲速風洞主壓縮機通過行業技術成果鑒定,世界領先的首臺套6+1空分壓縮機完成研制交付用戶,國家示范項目中鹽金壇儲能壓縮機滿負荷試運成功,全球最大三代核電屏蔽主泵研制成功發往用戶現場。裕龍年產150萬噸乙烯“三機”、90萬噸PDH裝置用離心壓縮機等一批重點產品完成制造;LNG運輸船用離心式低溫壓縮機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取得重大成就;與20余家單位成功組建遼寧省制造業創新中心,推進“整零”共同體建設。
05
海內外市場開拓全面發力
行業領先地位進一步鞏固
繼續保持傳統市場競爭優勢,實現年產150萬噸乙烯“三機”訂貨零的突破,實現6臺11萬空分、10個合成氨項目等重大訂單。在高端化學品—合成材料、陸地和海上油氣田上游、儲氣庫、CCUS、迷宮機應用、氫能、冶金、ORC、壓縮機智慧化和固廢處理等新市場上實現重大突破。海外訂貨同比增長213%,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在中東、中亞等區域成功簽訂PDH、乙烯三機、MTO以及綠色合成氨在內的一批金額過億的代表性項目。
06
往復機生產試驗基地開工建設
企業產能全面躍升
6月8日,沈鼓壓縮機配套產業園區暨往復機生產試驗基地開工儀式舉行。該基地計劃投資1.6億元,完全對標國際一流標準規劃建設,建成投產后將具備6M150大型往復壓縮機組、高速撬裝往復式壓縮機組、迷宮壓縮機等產業鏈最頂端產品的生產試驗能力,年產量可達200臺套以上。
07
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提升顯著
市場化薪酬體系更加完善
大力開展管理提升和管理創新工程,加速優化組織流程和資源配置效率,著眼管理升級、效能提升,在人力資源管理、業財一體化、上市工作、內控管理、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根據透平公司各車間生產實際,制定了差異化的工時定額改革實施方案,確保員工勞有所得、多勞多得。
08
數字化項目全面實施
智慧沈鼓加速形成
完成集團數字化車間三期項目建設,在持續優化透平公司數字化車間系統的同時,推動完成齒輪、核電等三家子公司數字化應用全覆蓋,自控公司數字化車間開工建設。完成集團數字化協同、數字化交付以及高級排程(APS)項目年度系統開發任務,并實現系統上線運行。
09
各個領域持續深耕
多項榮譽花落沈鼓
獲得第九屆遼寧省省長質量獎金獎,作為遼寧省唯一企業入選工信部第四屆“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名單,通過復評再次獲得第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榮譽稱號;沈鼓集團研制的120萬噸/年乙烯裝置用大型壓縮機組等3項重大技術裝備成功入選2021年度國家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成為壓縮機和核泵研發制造領域唯一代表;沈鼓集團高端裝備智能工廠建設成功入選工信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標準應用試點項目。
10
黨的領導持續加強
黨建工作成果顯著
沈鼓集團副總工程師、透平設計院常務副院長姜妍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馬長好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張騰蛟擬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孫文浩榮獲沈陽青年五四獎章;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沈鼓集團全年派出5支防疫先鋒隊,近2000人參與其中,累計服務8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