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沈鼓智造是什么模樣
???
走出去:加快全球資源整合,精心布局海外市場,為全球客戶貢獻卓越的動力裝備系統解決方案。
鏈做強:深耕產業鏈上下游市場,串珠成鏈,整零協同,有力拉動我國壓縮機產業整體進步。
向未來:不斷追求新技術、新模式、新策略,為整個行業帶來更多變革,為人們創造更多美好生活和工作體驗。
沈鼓人立足國內、志在全球,目標是星辰大海,征途是海闊天空。
走出去、鏈做強、向未來,
是沈鼓智造2023新坐標,
是沈鼓智造2023新模樣。
走出去
2022年,沈鼓海外訂貨同比增長213%,創歷史最好成績。在海外市場成功簽訂PDH、乙烯三機、MTO、綠色合成氨在內的一批金額過億的代表性項目。沈鼓裝備“走出去”的新跨越讓人振奮。
2003年,沈鼓用一筆直接出口印度的JSW鋼廠高爐鼓風用離心壓縮機訂單,成功推開國際市場的大門。這二十年,沈鼓矢志創新、披荊斬棘,沈鼓智造一路堅守,終于迎來收獲季節。
隨著競爭力的提升,沈鼓裝備“走出去”的步伐更穩健。無論是發展模式,還是營銷策略、市場開拓,都有了質的飛越。實現了從技術含量、利潤、進入門檻“三低”的電力市場,向技術含量、附加值、準入門檻“三高”的石油化工市場的擴展。先后簽訂美國英偉達尼龍化工三期、中東MEG循環氣壓縮機等一批重大項目訂單,實現油田上游新市場突破,精細化工首臺HDPE、LLDPE出口訂單,首臺套碳氫分離裝置配套壓縮機組訂貨……一批高端裝備成功進入國際高端市場。
“走出去”,不再只是單純賣產品。沈鼓通過大型項目實現成套業務基本流程搭建與打造,擴充齒輪一體化離心式壓縮機、往復機等設備成套新業務,在主要國家和地區,圍繞與客戶交互體驗中的“售前+售后”重點,打造本土化的“營銷+服務”4S客戶體驗中心,并在核心國別實施部分機組本土化采購、零部件生產,裝配試驗和服務。布局全球,發展成為行業領頭雁。
今天,沈鼓裝備加快“走出去”,底氣更足。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快推進,沈鼓乘勢而上、搶抓機遇,堅持“借船出海”和“直接出海”并重,組織全面對接國際技術、制造、合同執行相關標準,完善企業國際化支撐能力體系,有效提升海外項目執行能力、融資和風險管控能力、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團隊運營能力,為全球客戶貢獻卓越的動力裝備系統解決方案。
從南亞到歐洲,從中亞到非洲,從北美到南美,沈鼓裝備在國際市場上開疆擴土,完善海外布局,實現生產要素國際化最優配置,以點成線,以線帶面,一張屬于沈鼓裝備的世界輿圖正在繪就。
裝備,經濟發展必備;裝備,國家強盛必備。
沈鼓智造,正成為一張閃亮的國家新“名片”,劈波斬浪,揚帆遠航。
鏈做強
如果說壓縮機是工業的心臟,那么與之鏈接的部分則相當于工業的神經和血管。沈鼓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壓縮機產業作為支撐。結合政策環境、自身優勢以及長遠布局,沈鼓圍繞壓縮機產業鏈發展確立了自己的產業鏈上下游新業務,不斷建鏈、強鏈、補鏈,有力拉動我國壓縮機產業鏈整體進步。
汽輪機:在工業生產中,汽輪機是作為原動機來驅動諸如壓縮機等一些設備的大型機械設備。沈鼓以汽輪機研發為核心,制造100MW以下工業驅動及發電汽輪機組為主體,承擔國內外汽輪機的工程成套,為用戶提供可靠的工業汽輪機系統解決方案。同時依托國內外企業的先進工藝裝備能力,整合優勢資源,制造可以滿足大型、超大型等各種工業驅動汽輪機的產品需求,逐步形成了每年上億元的市場占有能力,成為工業驅動及發電汽輪機市場的主要供應商,促進了國內汽輪機行業良性有序發展,為下一步滿足油氣等領域高端市場對驅動設備高可靠性、高效率先進產品的需求奠定基礎。
齒輪箱:齒輪箱是動力傳輸系統中的一種機械設備,它提供動力的受控應用。長期以來,齒輪箱特別是大功率齒輪箱市場一直由國外廠商占據,客戶在選擇產品時極少會考慮國產齒輪箱。2021年沈鼓在福建美德石化等項目中,完成4臺套50000kW齒輪箱項目訂單,打開了這個市場的大門。同時在LNG項目中,完成78000kW齒輪箱設計方案并完成論證,項目落地后,即可完成設計制造。這標志我們具備了設計、制造80MW以下齒輪箱的能力。今天,沈鼓壓縮機齒輪箱在體積、重量、潤滑油量、耗功、軸振動、噪聲、軸承溫度、外觀美觀程度等方面均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其中管線齒輪箱已經可以代替進口齒輪箱。
工程成套:工程成套市場作為我國大規模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陣地,在與先進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發展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這為沈鼓總承包項目建設提供了難得的轉型發展機遇。
沈鼓把握發展窗口期,樹立新發展思路,將擴大內需與轉變發展方式有機結合起來,同步推進,從追求高速增長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為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天然氣輸送、制藥、電力、煤炭、國防等領域提供工程設計、土建施工、設備安裝、工程方案優化的EPC工程總承包項目全流程解決方案,走出了一條內涵集約式發展新路。
氣體廠:制氧是煉鋼過程的重要環節。距離沈陽4000多公里的新疆喀什,當地一家鋼廠想要投建制氧項目,由于缺少空分專業人員,項目一直停滯不前。沈鼓利用自身資源整合優勢,在當地投資建設氣體廠,利用鋼廠原有制氧廠房安裝空分裝置,為鋼廠供應氣體。向專業服務延伸價值鏈,喀什沈鼓氣體運營成為提升產業鏈價值的新模板。
向“微笑曲線”兩端攀升,促成價值鏈之“進”,也鞏固了產業鏈之“穩”。近年來,沈鼓積極開展汽輪機、齒箱、軸承、密封、油站等關鍵配套件國產化攻關,持續推動“整零協同”,提高本地配套率,保證產業鏈安全可控。同時聯合行業內優勢高校、科研院所、上游配套商以及下游用戶企業等20余家單位組建遼寧省制造業創新中心,持續加強產業上下游合作,推進“整零”共同體建設。
在產業高地上鍛造更強韌性。有鏈強鏈,缺鏈補鏈。這就是沈鼓智造,突破“卡脖子”核心技術,承擔鏈主責任,讓中國壓縮機產業鏈安全、自主、可控。
向未來
總有人,問這樣的問題:沈鼓這樣一個“老字號”企業,如何永續發展,在下一個發展周期里煥發“新生機”?
未來的中國制造業,呈現出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可持續的新面貌。也許,答案就在這些能為人們創造更多美好生活和工作體驗的新業務板塊里。
氫能產業: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作為二次能源,氫能具有來源多樣、終端零排、用途廣泛等優點,在保障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產業升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沈鼓將與行業優質企業合作,在交通領域和固定式發電、熱電聯供等工業領域,同時拓展氫能產業鏈業務。在擅長的透平機械領域,沈鼓將以全面自主掌握關鍵技術為目標,通過新技術研發打造性能領先的新產品。對于氫能產業鏈中未涉足的領域,沈鼓將與各產業環節的行業頭部企業合作,締造國內領先的氫能產業鏈企業。
建設服務基地:隨著細分市場的不斷發展,檢維修、軸承及密封作為獨立商品出現在動設備服務市場。未來,沈鼓將打造一個集自主品牌檢維修服務、軸承及密封研發制造為一體的智能制造服務基地。
在這座數字化車間里,網絡實現全覆蓋,通過數字化生產流程傳遞,將智能制造元素注入生產全流程管控當中。這里將形成每年5000套非標軸承的制造能力,年產1萬套peek密封的產能,完成千余套大型機組的檢維修,培養一批能夠輻射整個行業的工程服務類專業人才。
當然,答案遠不止這些。沈鼓人還在更深處、更高處、更遠處的新領域、新業務里不斷開拓,沈鼓智造,云程發軔,萬里可期!
讓中國標準與中國品牌引領全球產業,讓中國實力與中國重器掌握科技命脈。
走出去、鏈做強、向未來,
這是中國制造的沈鼓樣本,
這是中國品牌的沈鼓名片,
這是沈鼓智造2023的新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