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華通信社主管的《經濟參考報》報道了沈陽通過“三大變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報道沈鼓集團時提到,沈鼓堅持高于同行業水平的研發投入,持續深耕能源化工各細分市場,順利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和上半年‘雙過半’的經營業績。
文章節選
今年上半年,沈陽經濟增速6.6%,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1個和1個百分點,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列第一方陣。作為東北經濟的“排頭兵”,沈陽已連續五個季度經濟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半年報”里有哪些積極信號?是什么支撐了經濟連續增長?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在沈陽進行了深入調研。
……
工業升勢強勁支撐經濟大盤
工業興則經濟興,工業強則發展強。亮眼的“半年報”顯示沈陽工業升勢強勁,上半年沈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5%,高于全國5.2個百分點。
——傳統產業回升向好。“我們始終堅持高于同行業水平的研發投入,持續深耕能源化工各細分市場,順利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和上半年‘雙過半’的經營業績,其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5%左右,產品訂貨量同比增長125%左右。”沈鼓集團戰略投資部副部長張哲賢說。
沈鼓集團的穩步發展是沈陽工業“馬力”漸強的縮影。沈陽工業不斷增強“看家本領”,把制造業做實、做優、做強。
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在車間工作。
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
從這三個變化,可以看出沈陽經濟正經歷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這是經濟持續向好的基礎和底氣所在。從內生動力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能量正在蓄積,實現了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為繼續打開增長空間奠定了良好基礎。從外部推力看,新一輪東北振興政策次遞推出,有效發揮了聚勢效應。
在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中,在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首戰之年,沈陽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已定,勢頭已起,未來可期。